智齿一般分为七个类型:
第一种就是正常萌出的,这种智齿牙齿结构、形态都正常,有对颌牙的,咬合正常;
第二种就是近中倾斜阻生智齿,就是智齿向第二磨牙倾斜,这种智齿很容易造成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间的食物嵌塞;
第三种就是远中倾斜阻生智齿,与近中智齿相反,把门牙定义成牙列的中心位置,如果牙齿往另外一个方向生长,便定义成远中阻生。远中阻生牙齿需要进行拔除,否则很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和龋病,因为日常刷牙很难触及到这个位置,很容易滋生细菌,发生牙齿病变。
第四种就是舌侧倾斜阻生智齿,对于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中,其中舌向阻生智齿是比较少见的。
如果舌向阻生舌斜的角度在45度以下时,倾斜的角度较小,可以按照垂直阻生的拔出方法拔牙。
第五种颊向阻生智齿,颊向阻生就是指阻生智齿的咬合面朝向腮帮子一侧,颊向阻生的智齿可萌出于牙龈,也可埋藏于牙槽骨内,或部分萌出于牙龈。
第六种长得更奇怪的有可能是倒过来生长的,就是我们说的倒置阻生;对于倒置阻生的智齿拔出难度要比其他的阻生智齿难度要高,危害很大,建议尽早拔除。
第七种就是水平阻生,水平阻生的意思就是说智齿是水平生长的,简单的讲就是在躺着长。
称为阻生的智齿会引起炎症的反复发作,需要进行拔除。
拔下颌智齿和上颌智齿区别很大:
第一方面,打麻药的注射部位不同,拔上颌智齿需要麻醉上颌结节及腭大孔;下颌智齿需要下颌孔注射麻醉。
第二方面,拔上颌智齿和下颌智齿的所需的拔牙钳子不同。
第三方面,拔下颌智齿比上颌智齿难度相对要大一点,因为上颌智齿位于牙槽骨的游离端,上颌骨的骨质相对疏松;下颌智齿位于下颌体与下颌支的转角处,两侧有内外斜线,加之下颌骨的骨质相对较硬、较致密,所以下颌智齿的骨阻力相对较大一些,因此拔下颌智齿比上颌智齿难度要大些。
我国20-30岁人群中,大概25%在智齿发芽后不会生长或者停止生长,智齿萌出率约为75%。
在萌出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44%,其中下颌阻生齿约为上颌的2.5倍。
智齿也就是第三磨牙能建立正常磨合关系的大概不到5%。
所以大部分的智齿还是需要拔除的,如果你的智齿引起疼痛或影响到了其他牙齿的生长,要及时去医院就医。